杨锡九:从俩老人打架到劳动经济学
2022-03-16 10:48:59
  • 0
  • 0
  • 12

从俩老人打架到劳动经济学

杨锡九

两位老人打架

俄国侵乌战争开打以来,中国老人界也开始分化。挺俄派挺乌派开始吵架。请看腾讯新闻的这一报道:

俄乌打仗,吃瓜群众咋这么兴奋?

海外风云

3月8日 12:48 

在地球的一端,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水火无情,枪炮无眼,真刀真枪的实干,不仅造成了双方参战士兵的流血牺牲,还造成了平民百姓的大量伤亡。

与俄乌战争几乎同步进行的,是咱们吃瓜群众开辟的“第二战场”。这个战场上,不仅同样如火如荼,而且硝烟弥漫。据说,很多老朋友老同学以及相濡以沫的亲人爱人,因为“挺俄还是挺乌”这个观点的不同,闹到了互相拉黑,割袍断义,发誓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分手乃至离婚的地步。

……

在上海,复兴公园,一位70岁的老人,因为支持俄罗斯,被人用玻璃茶杯打击致伤。打人者,也是一位退休老人,支持乌克兰。当天,两上海老汉在复兴公园里偶尔碰见,"乌俄之战"随即爆发,一人挺乌一人挺俄,情绪对立搓火动手。被旁人互相拉开后,挺俄老汉在远处又口出狂言,挺乌老汉随手掷出一枚玻璃杯导弹,准确击中对方,致挺俄老汉耳朵淌血。

(图片略)后120急救车、110警车纷纷到场。于是"乌俄”双方坐警察车去医院,挺俄方耳朵缝了四针,医院方称,暂时没有影响听力。掷瓶挺乌老汉拿出人民币1000作为赔偿,"乌俄”双方随即停火撤军。……

又看到一个视频,在武汉,也有人为俄乌开打,一个挺俄的男子和一个挺乌的男子,都很精壮,左青龙右白虎,拳来脚往,在街头大打出手,几十个回合过后,头破血流,警察拉都拉不开。(图片略)

巨大劳动潜力憋着,自然会无事冒泡

从网上得知,说中国出现人口危机,老令化造成人口危机、劳动力短缺,于是从一胎化改两胎化、三胎化。

但是,据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发布《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公报显示,低龄老年人口(60~69周岁)占老年人口比重过半。

前几年,全国老龄委宣传的所谓“4个劳动力养活一个老年人”。

过去,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是被低估的。10年来,超过60岁仍然有工作、有报酬的人数比例是不断上涨的,其中涨幅最大的是70岁以上的人口。2000年这一比例是12%,2010年则涨到18%。此外,老年人是家庭照料婴幼儿的主力军,很多0-3岁的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根据调查,每年新增的退休人数大概是500万人,其中25%的老年人,150万人左右会为婴幼儿提供照料。这一部分人实际上也是在在为家庭创造财富。

除去这两部分人,还有大量的人有劲儿无处使,

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劳动力减少、老年人增多”的数据表现引发公众热议:未来是否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能否负担起如此重的老龄化?其实在整体上,人力资源并不因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而削弱, 而是在不断增厚。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15—59 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相比2010年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2 万人,占 18.70%(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9064万人,占13.50%),相比2010年上升5.44 个百分点。

劳动力是否短缺?否!于劳动力供给会减少同时,另一方面就业需求也会继续下降。由于二者同方向减少,因此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力短缺。

因为,劳动力是否短缺不仅取决于劳动力的供给,还取决于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劳动参与率的情况。根据统计,我国总的就业弹性从2014年开始下降,2018年呈现负值,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均为负,第三产业是唯一吸纳劳动力的产业,但是就业弹性也在下降。

单纯看劳动力总量数字的下降,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劳动力真实的现状,事实上,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已经开始变化。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

从生产角度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并非人力资源的减少。我国劳动人口的按年龄区分, 它适应过去的知识结构现实。 过去把 劳动年龄的范围划在16~59 周岁,现在大部分高中生、大学在校学生都是劳动年龄人口,但并非劳动人口。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年轻人实际进入劳动的时间还在不断推迟。相应的,随着健康改善和寿命延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在不断改善,为数众多的老年人也可以是健康的、生产性的人口。

我们现在有3600万在校大学生,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累计培养了超过2亿大学生。到2050 年,60岁以上老年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会超过8000万,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这种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足以抵消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另外在生产方式上智能化、自动化,也在不断削弱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提升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在整体上,人力资源并不因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而削弱,而是在不断增厚。

用开放生育来解决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是远水近渴。未来开发劳动资源,应通过提高生产者的技术技能与科技文化素质、改变资本的有机构成、提升产业结构,加强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含量来进行。

摈弃“老而无用”观

“老年人增多会增加社会和家庭负担”,是一种陈腐的“老而无用”的观念。此观念流行于社会,更严重的是流行于老年人自身:自暴自弃、自我轻贱、自己看不起自己。人必自毁而后人毁之。最大害处莫过于此。

过去讲“过好退休关”,通常理解为从工作状态过渡到休息状态。全错!应当理解为:从“职务”工作状态,过渡到“志愿”工作状态。

老年人不是负担而是财富!世界上并没有哪个国家因老龄化而发展停滞, 包括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日本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韩国。 到2050年,日本的60岁以上人口占比会达到 43%。而我们只打到37%,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化水平才会达到日本当前的水平。

不能单纯看人口总量,更需要看人口的教育结构。2000年的时候,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50%是没有上过学或者是文盲。到2010年时,这个比例下降了27%左右,2020年下降到15%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的年限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文化素养与技术含量的提高。足以弥补劳动力总量减少造成的不足。

再者,不仅是老年人力资源因为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数量增加而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可能也好于大多数人的想象。目前老年人中,失能的占3%,没有失能但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人帮助的占 14%,合起来为17%,但还有83%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健康的,或者比较健康的,老年人口数量的大头在 70 岁以下的低龄老年人。

首先是受教育程度的大幅改善可切实培育老年人口的健康素养、健康行为,并有效提升老年人口的健康敏感性、依从性。其次可以改善除了在“健康”维度上给老年人口带来正面的影响之外,还将在“参与”维度上逐渐开启老年人口劳动行为、政治活动、文化生活、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纪元,同时推动老年人口更主动地接受现代技术手段、接纳新兴产品资源,让智慧康养、终身学习等时代议题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从而在“保障”维度上持续增进老年人口福祉,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奠定更加扎实的微观基础。

学点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具体经济科学,它应研究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部分,即研究生产关系中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形式、对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形式等主要内容。

它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各自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作用关系。劳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就业、工资、人力资本投资、失业、收入分配等。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失业、劳动力市场发育等问题成为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2022.3.16.10.43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