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史偶记5——敬天崇德,反求诸己
2022-12-08 09:30:46
  • 0
  • 0
  • 11

编史偶记5——敬天崇德,反求诸己

          杨锡九

中国从夏开始,经历了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18个朝代。共有397个皇帝。如果把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等农民起义政权、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121位 、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皇帝、王、公、侯总计829位。

历时两千多年变换了18个大朝代,中国历史就是由这829个皇帝、王、公、侯等大家族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中走过来的。难怪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中国史界革命案》)中国这块土地、人民就像一大批财宝那样,被这些豪强大户你争我夺,转来转去,今天归你,明天归他。胜者为王败者寇。胜者当皇帝,称王称霸,昨天还是一介屁民或土豪,今天一加冕,就成了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绝对正确,无人敢忤。

不过,最初的帝王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的。它是经夏商、两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五个阶段,逐步发展、演化、升级而后成型的。

我们民族的先民开始是敬天的。 “敬天”,就是对超越一切的天帝的尊敬,殷商文化完全依赖天帝意旨决定人间社会事务之行事,如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就有“帝其令风”、“帝其令雨”、“帝其降馑”等话。《礼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然而,殷人尽管以敬事鬼神为至高无上,最终也未能保住它的朝廷。到周公时,总结前朝敬天亦亡的经验,感到“天命靡常”,“天命不易,天难谌(信)。”(《尚书·周书·君奭》347页)。于是,回归自身,开出一条反求诸己之路:敬德。

从殷人“敬天”到周人“敬德”。就是把人格神的观念淡化,注意力转到至人自身的作为上。

“反求诸己”用于人事,就是“忧患意识”;忧虑当前,忧虑前途。从而产生一种担当心,由担当心而生敬德心。

周公曰:“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其不敬厥(其,下同)德,乃早坠厥命。”“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周书·召诰310页)

就是说,“我不敢说,(殷商)不能延续王朝的寿命,是因其不敬德,才坠失其福命。但希望君王尽快敬德。敬德之效用,在于祈求(王朝)福命长久。”

古人把敬德提高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地步。它说明,一个人如果缺了德,就不成其人,一个国家,如果道德沦丧,这个国家就快完了。

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三朝都是家天下。但周比夏商都进步。其区别就在于对“民”的态度不同。殷商时期,民是国王的财产,民的生生杀予夺,完全掌握在国王手中。到西周有了显著变化。在《尚书·周书》保存了一些者政治文诰,每篇都说到如何治民。比如治民“先知稼穑之难”,“怀保小民,惠鲜鳏寡”(《无逸》)。“继至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为政》)重农与慎狱,是周皇朝以至于历代明君的政治纲领。《诗经》中有很多说到民事。天生烝(众)民,选择敬天有德的国君作天之元子,把人民和土地交给他,代天保民。元子不称职,皇天就会选择他人。文王受命于天称王,裕民护民因而受到上天眷顾。武王在《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把民心看作来自天心。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古训的来源。

《史记》说:“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更名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所以,秦的“奉天”是靠“五德”运行中的“水德”的“当运”。后来的封建社会的皇帝兼用这两种虚构,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因此秦朝可以说是“奉天承运”一语的理论源头。

“奉天”就是“奉天命”,“承运”就是承“五德”的运行。

明太祖初,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于皇帝所执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与臣下诰敕命中必首称“奉天承运皇帝”,后相沿成为皇帝在重大场合所颁诏书中的套语。以“奉天承运”一词加于“皇帝”之前,译成白话,就是“奉天命、承五德的皇帝”,以此来凸显皇帝的合法性和神圣性以及皇权的至高无上。

由此看来,做帝王使命重大,亦非可以为所欲为。上有“天”管,言行有“德”规,下有民看。逆天失德,就会招来天谴人怨。国家就会危亡。《罪己诏》就是明君们争取民心的一种手段。也是历代帝王经常反躬自省,并频频下诏《罪己》的原因。

记载古代帝王“罪己诏”的资料,从《二十五史》起,到《资治通鉴》……清东华录和历代的记事本末等等,浩如烟海。《二十五史》中总计收录了260份“罪己诏”。有位学者,在《唐太宗全集》中就找到了唐太宗的“罪己诏”28份。有人统计据《二十五史》记载,中国皇朝两千多年,共有88位皇帝下过罪己诏。 最早的一份是汉文帝在公元前179年为拒立太子而下的《罪己诏》。最后一份则是光绪皇帝在1895年5月2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下的《罪己诏》。时间跨度是2074年,平均每8年就一份《罪己诏》面世。

四百多个皇帝,88位下过罪己诏。仔细分析排排队,下罪己诏的大多不是昏君暴君,恰恰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明君,周成王和唐太宗。这两位皇帝,一个在周公旦辅佐下,开了西周的“成康之治”,一个开创了贞观之治。

                      编史偶记6——姬诵——西周第二代天子

姬诵:即周成王,是周武王之子(前1056年--前1021年)。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天下闻武王崩而叛”。成王即位时年少,由周公姬旦摄政。周公亲践天子之位,引起了管叔、蔡叔等弟兄怀疑,于是管、蔡联合武庚发动叛乱,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的命令,平复叛乱,诛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周公担心成王贪图安逸,写了一篇《无逸》劝诫。周成王亲政后,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权力,命召公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西),后来成为东周的都城。成王还命令周公制礼作乐,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础。周公、召公率师征服淮夷及在淮夷之北的奄国,使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太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

“成康之治时,天下太平,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纲鑑合编》第一册中国书店1985年版62页)

任何一位明君创立盛世,都非一人之力。据清吴秉权著《纲鉴易知录》记载:“周公归政于成王,成王居中听政,而四圣在其周围,周公常立于前,以道开导天子;太公常立于左,辅佐天子计虑;召公常立于右,匡正天子过失。史佚常立于后,以备天子遗忘。因此计虑无失而举事无过.”(《纲鉴易知录》(全译本卷一,当代中国1998年版43页)看来,成康之治的天子,并不是一言堂。他的一举一动,前后左右有的四个人监督,才不致酿成大错。他有一篇罪己诗,就是收录在《诗经·颂·周颂》中的《小毖》:这是周成王在汲取武庚、管叔、蔡叔叛乱之教训,自我惩戒之诗。原诗八句

予其惩之,而毖后患。莫予荓蜂1,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2,拚飞维鸟3。未堪家多难4,予又集于蓼5。

【1】荓(ping)【2】桃虫:可雏化为雕的小鸟【3】拚:通翻【4】指管蔡叛乱【5】蓼:野生蓼草

译文: 我要警惕,慎防后患,    莫打刺蜂,自遭毒螫。始纵小鸟,翻作大雕 ,不堪家遭难,吾栖身草叢。 

此例说明,做一个盛世明君,广开贤路,集思广益,不停的检讨自己过失,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孤陋寡闻、夜郎自大、愚顽不灵、拒谏饰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十个有十个要碰壁自毁的。2022.12.8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