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史偶记之14——从分封制与集权制之优劣说起
2023-03-13 11:54:10
  • 0
  • 0
  • 9

    编史偶记之14——从分封制与集权制之优劣说起

社会初期从兽到人的转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蒙昧时期,生产力低下,石块、木棍成了最先进的武器与劳动工具。这有考古挖掘为证,任谁也否定不了。后来钻木取火,学会熟食, 从群婚制过渡到了配偶制,有了固定家庭。开始了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生产方式。与之配套的家长制管理模式应用而生。这样就奠定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模式雏形。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从家长制的管理模式扩展而形成地域、国家的管理模式。分封制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是早期的封建制,经过夏、商到周走上顶峰。

分封制是把一个家族的管理模式伸展到国家层面的管理,于是从帝到王再到皇帝的制度也就连续诞生了。三皇五帝时期称“帝”,是君权神授帝是上天派到人间来代表上天管理百姓的。所以称“天子”。敬天爱民是每一个天子的本分;经过几百年实践,到周朝一看,禹夏、殷商都是因末代帝王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失去民心而丢了江山。于是反求诸己,改成敬天修德、克己爱民。周文王和姜太公吕望对话得出的结论是:君王要与天下人通利、共财;要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要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这样做到仁、义、道、德齐备,天下才能归心。这是周朝分封制能延续八百年的治国方略。

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边陲,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土和商代后裔,便大封王族和功臣为诸侯国君,让他们按照天子旨意世袭统治侯国。在分封制度下,诸侯必须尽尊王、守边、勤王、纳税、朝贡、述职、征伐之责;而在自己封疆分侯国内,则要封卿大夫、大夫赐士,层层下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在血缘本位为主导的社会当中,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分封制,有效的规避了家族内争,最大限度保护和扩展了各自的疆域。最大限度发挥了诸侯、大夫和士子们的治邦理家智慧与潜力。因此,发展到后期,特别是在周室东迁之后,一个个诸侯独大,各诸侯国扩充自己的邦国成了首当其冲的要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疆域等各领域地激烈竞争,促进了社会进步。

一定社会文化学术的发展状况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春秋战国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华的巅峰,他确切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繁荣进步。儒家之所以出现“礼崩乐坏”的论调,是从维护周天子中央权力的被削弱出发的。柳宗元的《封建论》其出发点也基本如此。但他的“贤者上位”、“愚者下台”的观点去确适用于任何社会。

分封制有它的弊端,诸侯独大,中央天子降为诸侯,大一统分崩离析,自然不好;但中央集权制把权收归中央,同样有其弊端。中央集权如果变成皇帝一人专权,或被坏人控制了皇帝,以一人之好恶决一国之命运,其危害更大。秦王朝14年的历史就是充分的明证。

秦国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大秦国。它接受东周诸侯国强大威胁中央王室的教训。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了第一个集天下大权于一身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嬴政自称始皇帝。吹嘘他的权,是上天给与的。所以叫“奉天承运皇帝”。妄图永保皇权。

但是,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结果,“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看来人要缺了德,违背了民意,忤逆了上天,再集中的权力,再强大的武装也挽救不了暴君的性命。秦王朝的案例最典型。秦始皇在位他一人说了算。他死了,赵高控制了秦二世,大小事赵高说了算。“指鹿为马”,成了臭名昭著的大经典,但历朝历代屡蹈者接踵而来!谁之过?体制使然,非人力可遏。

过去,人们比较分封与集权之优劣,大多出于对保护家天下的皇权利益与国家政局的稳定与否做标准的。而这种体制的优劣也只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而言的。与普通老百姓甚至奴隶阶级是无缘的。他们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像土地、矿藏等资源财富一样,是被统治者们争夺的人力资源。只有在被剥削、压榨到忍无可忍时,他们才会揭竿而起,殊死一搏。有人统计过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约有40多次。小规模的起义难计其数,有的资料说仅北宋160年间大小农民起义就有203次。这些起义,几乎都是失败的。最大的梁山好汉、洞庭湖杨幺、方腊起义也都失败了。后来极少数成功者也都被野心家利用,成为改朝换代的垫脚石。三千年的家长制、皇帝制、三千年的改朝换代制、三千年的农民起义动乱制,如何能稳定下来,长久地国泰民安、百姓乐业、吉祥如意、五福盈门、再不折腾?成为历代学者争论的话题。2023年3月13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