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史偶记——李势——狠内媚外的败家子
2023-05-30 12:58:12
  • 0
  • 0
  • 1

编史偶记——李势——狠内媚外的败家子

成赵历五帝44年。它的历史,是一部内斗败国、坏人当国而亡的典型。

看看他的第一代雄主的作为:

流民领袖李雄建立成赵后在位30年。他秉性宽厚,简刑约法,政事宽和,甚有名称。当时全国大乱,唯有四川成都战事稀少。于是,李雄兴办学校,设置史官,政事之暇,他还手不释卷。民赋规定每岁男丁纳谷三斛,女丁折半,疫病人又折半,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一时,事少役稀,百姓富实,闾门不闭,无相侵盗。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去世,享年61岁。谥为武帝,庙号太守。

二、成赵(又称成、蜀) (303--347 )建都:成都。5帝

成汉(304年-347年)也称成,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

301年益州的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郡地领导西北难民反抗西晋的统治,304年其子李雄称成都王,二年后称帝,建国号“成”,建都蜀郡的治所成都。至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其领土疆域为益州全部。347年为东晋桓温攻破成都。成赵亡。

西晋末年,秦、雍二州连年荒旱,略阳、天水等六郡氐族和汉人等不得不流徙至梁、益地区就食。元康六年(296年),氐首领李特率民入蜀。他们入蜀后,由于地方官吏的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流民还乡,流民领袖、略阳氐族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于301年在绵竹聚众起义。303年李特称大将军,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后,特子李雄继领部众,攻下成都,据有益州,建立成汉。后李寿改国号为汉。李雄是巴氐族人。都成都,据有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的各一部分。347年,成汉为东晋权臣桓温所灭,历五主,共43年。

1、李雄——成赵 第一帝

李雄(272-333),字仲隽,巴氐族,略阳(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李特的第三子。晋惠帝永兴三年(306年)称帝,国号为成。年轻时以烈气出名,每次回乡里,有识之士都很器重他。李特带领流民在四川起义,李雄积极响应,并在起义军中担任前将军。李特和李流牺牲后,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今四川)牧、建都郫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平西将军罗尚派兵攻打李雄,李雄击败罗尚的进攻,占领了成都,僭称成都王,在境内特赦,建年号为建兴,废除西晋的法规,设立约法7章。封拜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宰及其他各类职官。惠帝凶熙元年(306),李雄即帝位,改年号太武,国号成。建国草创,无法式可模仿,李雄积极接纳各位大臣的意见,地位愈加巩固。于是,李雄派部将攻打汉中及成都南部的汉嘉、涪陵等地,都全部收复。益州逐渐安居。晋朝廷劝李雄除去尊号,分封属国,李雄以对朝廷无功而谢辞。

李雄在位30年。他秉性宽厚,简刑约法,政事宽和,甚有名称。当时全国大乱,唯有四川成都战事稀少。于是,李雄兴办学校,设置史官,政事之暇,他还手不释卷。民赋规定每岁男丁纳谷三斛,女丁折半,疫病人又折半,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一时,事少役稀,百姓富实,闾门不闭,无相侵盗。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去世,享年61岁。谥为武帝,庙号太守。

2、李班——成赵第二帝

李班(288年—334年),字世文,成汉武帝李雄之侄,李雄兄李荡第四子,334年在位。

李班初任平南将军。李班的叔父李雄虽然有十个儿子,但都不如其愿,所以李雄舍弃自己的儿子而立李班为太子。

李班为人谦虚能广泛采纳意见,尊敬爱护儒士贤人,从何点、李剑以下,李班皆以师礼待之,又吸纳名士王嘏和陇西人董融、天水人文夔等为友。对董融等人说:“看到周景王的太子晋、曹魏的太子曹丕、东吴的太子孙登,个个文章识辩超群,总感惭愧古人那样高明,后人望尘莫及!”李班为人博爱,行为轨范。当时李氏子弟都崇尚奢靡,可李班自省自勉。每当有重大问题研讨,叔父李雄总让他参与。李班认为古时田地平均分配,如今贫富不均,这哪是王者的均等大义呀!李雄采纳了他的意见。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卧病不起,李班日夜侍奉在身边。李雄年轻时作战,多处受伤,到这时疤痕全部溃烂,李雄的儿子李越等都远远躲开。李班替他吸吮脓汁。毫无为难的表情,往往在尝药时流泪,不脱衣冠地服侍,他的孝心诚意日月可鉴。

玉衡24年(334年)6月25日,李雄去世,李班即位。 任命堂叔建宁王李寿为录尚书事辅政。李班在宫中依礼服丧,政事都委托给李寿和司徒何点、尚书令王瑰等人。

李班继位后,李越当时镇守江阳,心中不满。玉衡24年(334年)9月,回成都奔丧,与他弟弟安东将军李期密谋除掉李班。李班的弟弟李玝劝李班遣送李越回江阳,任命李期为梁州刺史,镇守葭萌。李班认为叔父未下葬,不忍心让他们走,他推诚待人,宅心仁厚,毫无嫌隙。当时有两道白气出现在天空,太史令韩豹奏道:“宫中有秘密阴谋的杀气,要对亲戚加以戒备。”李班没有明白。

玉衡24年(334年)十月,李班因为夜晚去哭灵,李越在殡宫杀了李班,时年47岁,李班在位一年,谥号哀皇帝。

3、李期——成汉第三帝

李期(314年-338年)字世运。蜀郡成都人,成武帝李雄第四子。咸和九年(334年)六月,李雄去世,李班继位。 同年九月,李期与其弟李越弑杀李班,本拟立李越为帝,李越认为李期是父亲李雄正妻任氏所生,又很有才能,就让位给李期。于是李期即位,大赦境内罪犯,改年号为玉恒。诛杀李班的弟弟李都。派堂叔李寿到涪城讨伐李都之弟李玝,李玝弃城投降东晋。李期封李寿为汉王,任命他为梁州刺史、东羌校尉、中护军、录尚书事;封兄长李越为建宁王,任命为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任命卫将军尹奉为右丞相、骠骑将军、尚书令,王瑰为司徒。李期自认为大事已成。特别宠信宦官许涪和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等庸臣。田褒在李雄在位时,曾劝其立李期为太子,所以李期也别感宠幸他。国家的政事,奖赏和刑罚,都由这几个人决定,于是国家的法纪紊乱。竟然诬陷尚书仆射、武陵公李载谋反,致使李载被下狱而死。

李雄的儿子李霸、李保都无病而死,传言被李期毒死,大臣们心怀恐惧,人心不安。 李期诛杀夷灭了很多人家,抄没他们的妇女和财物充实自己,宫内宫外人心惶惶,道路以目,劝谏被定罪人人自危。李期又毒死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阴谋打击李寿等,打算烧毁市桥而发兵。

李攸死后,李寿非常害怕,侦知许涪往来频繁的情况。于咸康四年(338年),率领一万步兵、骑兵,从涪城出发前往成都,声称景骞、田褒扰乱朝政,所以发兵清君侧。李寿到达成都,李期、李越没料到,不加防备。李寿占领成都,驻兵到宫门。李期派侍中慰劳李寿,李寿上奏章说李越、景骞,田褒、姚华、许涪、征西将军李遐、将军李西等人都心怀奸诈扰乱朝政,图谋倾覆社稷,大逆不道,罪该诛杀。李期顺从了李寿的意见,于是杀死李越、景骞等人。李寿假托太后任氏的名义下令,将李期废为邛都县公,幽禁在别宫里。

李期叹息说天下的君主竟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县公,真是生不如死。同年(338年),李期自缢而死,时年25岁,谥号幽公。

4、李寿——成赵第四帝

李寿(公元300~公元343年)李雄之堂弟。聪敏好学,雅量大度,从小崇尚礼仪容止,异于李氏诸子。其堂兄李雄认为他才能不凡,足以担重任,拜前将军、督巴西军事、征东将军,时年19岁。其父李骧死后,升任大将军、大都督、侍中,封扶风公。征讨宁州、平定各郡有功,进封建宁王。李雄死后,受命辅佐朝政。

玉衡24年(334年),李期弟李越杀哀帝李班,拥立李期为帝,李期继位改封李寿为汉王。玉恒4年(338年),率军攻克成都,废李期自立,年元汉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

汉兴六年(343年),李寿去世,时年44岁,谥号昭文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安昌陵。

5、李势——成赵第五帝

李势(?―361年),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 ,母李氏,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公元343年,李寿去世,李势即位,改元太和。李势在位时,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时人人自危。

公元345年(太和二年)九月,李势的弟弟大将军、汉王李广,因为李势没有儿子,请求让自己当皇太弟,李势不同意。马当、解思明认为李势兄弟不多,如果再有所废免,将会更加孤弱危险,所以劝说李势答应李广的请求。李势怀疑他们和李广有预谋,命令董皎收捕马当和解思明并将他们斩杀,夷灭三族。又派太保李奕进攻在涪城的李广,将李广贬为临邛侯,李广、解思明被捕时,叹息说:“国家之所以不灭亡,是因为有我们这几个人在,现在危险了!”谈笑自若赴死。解思明有智慧、谋略,敢于直言谏诤。马当素来得人心 ,他们死后,士民们无不哀悼。

公元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讨伐李势,李势兵败投降。李势送投降文书给桓温说:“伪嘉宁二年三月十七日,略阳人李势叩头死罪。伏惟大将军节下,先人遭难-,凭恃险要的地势而趁着局势的空子,窃据汶蜀。李势因为愚昧无知,又接掌了末期的统绪,偷安推移,没有能够改变主意。竟然麻烦了大驾,来到这险峻崎岖的地方。将士狂妄愚鲁,犯了天威。惭愧悔恨,精魂飞散,甘愿承受刀斧,来祭大军的战鼓。伏惟大晋,天网恢弘博大,恩泽遍及四海,超过太阳。紧迫匆忙,逃到草野。今天到白水城,谨派私自委任的散骑常侍王幼奉笺呈交,并命令州郡放下武器。枯池中的鱼,时刻等待着救命的消息。”李势不久就用车拉着棺木而-起来到军营门前,桓温解开他的绑绳,焚烧他的棺木,将李势和他的弟弟李福、从兄李权等亲族十多人迁到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封李势为归义侯,成汉自此灭亡。

公元361年(升平五年),李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去世。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