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九:《殷纪》译后记——民意不可违
2022-11-28 08:47:57
  • 0
  • 0
  • 19

杨锡九:《殷纪》译后记


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历史记录的朝代,是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前后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夏朝从禹开始到末代王桀终止。“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斩杀黎民如割草,高压维稳加速亡。最后全民怒吼:“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这太阳何时死?我们和你一起灭亡!”)与之同时,欣欣向荣的殷商则“以宽治民,而除去邪”,“夙兴夜寐,以致职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 。殷侯早期的勤政薄敛、体恤民情,收揽了人心,巩固了统治,积蓄了力量。因此,也就有了“汤修德,诸侯皆归商”。殷商到契的第十四代孙灭夏后,返回亳都,以“商”作为国号 ,建立商朝。

商王登基之后,由于水患泛滥,兵祸连连,造成频繁搬家,直到到盘庚迁殷,才基本定型。 盘庚死后,传至武丁在位五十多年,达到鼎盛。这些历史记录在甲骨和钟鼎等中国最早的文字符号中。

《竹书纪年》说,契是简狄吞玄鸟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鸟为图腾。《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尧帝封帝喾之子契为玄王。帝舜封契于商邑建立商国。 契的孙子相土首次驯服了野马,发明了马车,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意义,不亚于近代发明了蒸汽机车,是运输工具的革命。契的六世孙王亥驯服了牛,除了用牛耕地,还发明了牛车,用牛拉货物,加快了物流贸易,以农立国,以商富国。到契的第十四代时,商已成为东方强国,“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

农商的发达带来了文化繁荣。甲骨文字、钟鼎文字的创造,立下了不世之功。子孙后代受用不尽。殷汤时期的宫殿、墓葬、作坊等遗存都有发现。工业、科技方面,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新突破,铜、铅、锡合金出现了;分铸技术已广泛运用;青铜器生产量大增,还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甗这样的重器。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商朝的农业、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这就是史称的“商汤革命”。

但是,与夏王朝一样,殷汤也没有逃出历史兴亡盛衰的法则。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到盘庚,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进而引发外患。殷汤对周边方国发动过多次征讨,征服小国,扩大领土,捉获了大量俘虏。但也埋下了隐患。武丁死后,盛世日衰。国内矛盾尖锐,东南诸侯反叛。

殷商帝辛(纣王)即位后,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民怨沸腾。在这内外交困之际,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抵御,结果,商军“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夏桀之亡,商纣之死,告诫后人:

民心不可违,民意不可逆!

虐民者必亡,欺民者必被万民唾弃!

2022/12.27。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